“它一個猛子鉆下水里,過了一會兒,不知從什么地方再鉆上來,嘴里叼著一條細長的黑泥鰍,或是一尾碩大的包頭魚,搖頭晃腦地打量著周圍,沒等你反應過來,食物已經(jīng)落肚了?!?/span>
這兩天,一則反映野生鸕鶿在西湖里捕食魚的紀實照片出現(xiàn)在杭城各大論壇上,讓各位小伙伴們紛紛“震驚”了。“看鸕鶿那么那么瘦小的身材,沒想到還能一口氣吞下一條包頭魚!”“那魚刺怎么辦?會不會要卡牢的?”網(wǎng)友們個個都很好奇。
帖子的原作者是好攝之友“三顆桃子”。他說,其實這兩天,每天早上有好幾群鸕鶿在西湖里捕食它們喜愛的“湖鮮”。它們的捕食技巧可算得上是一流,所以收獲也相當豐富:扁魚、黃鱔、鯉魚、紅魚、泥鰍還有包頭魚等等……不過,等天氣變暖了,鸕鶿就要離開杭州,去北方安家了。所以,想看鸕鶿捕魚的小伙伴們,要抓緊時間啦。
蹲守一下午,拍到鸕鶿捕魚一瞬間
昨天下午,記者聯(lián)系上網(wǎng)友“三顆桃子”的時候,他正在孤山西泠橋邊架著相機拍鸕鶿捕魚。他已經(jīng)蹲守了一個下午,“剛才拍到了幾張鸕鶿叼著一條包頭魚出水的瞬間,今天收獲很大啊,開心得不得了?!彼浅Ed奮。
“三顆桃子”姓張,是一位生態(tài)攝影愛好者,今年45歲,是一名自由職業(yè)者,玩攝影是他的業(yè)余愛好。
說起拍鸕鶿的緣由,老張也坦然,“去年12月的一天,我在我們一個攝影群里看到有人發(fā)了一張鸕鶿逮到包頭魚的照片,說實話這鳥長得不好看,全身黑不溜秋的,但是它捕魚時的動作讓我們都很震驚?!袄蠌埻ㄟ^網(wǎng)絡了解到了鸕鶿的習性,“他們每年十一月左右從北方飛到杭州,第二年三四月再飛回去?!?/span>
第二天老張就拿著相機去西湖邊。拍鳥要有攝影器材的保障?!皺C身是尼康D4,鏡頭是500mm F4.0超遠攝鏡頭,再配上快門線、三腳架,這樣即使離得遠,也能拍清楚捕魚的場景,又不會驚動鸕鶿?!?/span>
雖然裝備精良,但是攝影有時候也要點運氣,“那天,我拍了一個下午,結果拍到的全是鸕鶿在吃小魚,沒有捕食大魚時的那種氣勢。”
后來,只要是晴朗的休息天,老張就拿著相機去西湖邊拍鸕鶿。拍鸕鶿既是技術活也是體力活,“一般來說,要拍鸕鶿捕魚的場景,早上七八點鐘或者下午三四點是最合適的,為了拍捕食那幾秒鐘,有時一蹲就要半天,鸕鶿捕食時,每次入水50秒左右,然后從其他處的水面鉆出來,兩秒鐘之內就能把魚吞下去,所以一定要全神貫注,抓住那一瞬間。”
看野生鸕鶿捕食西湖魚,這幾處地點蠻適合
老張說,自己拍西湖里的野生鸕鶿快三個月了,也摸索出了一些“門道”,哪兒能夠近距離看到鸕鶿捕魚的場面,哪個時段能拍出美妙的照片,哪些地方鸕鶿捕食哪種魚,他心里都有底。
老張給大家推薦了幾個觀賞地點,“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,拍照或者觀賞時不要大聲喧囂,也最好不要穿大紅大綠的衣服,看到鸕鶿從水里上來時最好人不要走動,這些小家伙膽子還是比西湖邊的松鼠要小,容易被人們驚動嚇跑?!?/span>
老張說的這3處觀賞點,推薦給小朋友們,家長可以趁著周末帶上孩子去親近親近大自然——
觀賞點1:涌金門“金牛出水”水域附近
特點:鸕鶿來捕魚的概率比較高,捕食以黃鱔、泥鰍為主
最佳觀賞時間:8:00~9:00 、15:00~17:00
路線:涌金門公交站,有42路、51路、102路等公交直達
觀賞點2:白堤電瓶船碼頭附近
特點:這里的鸕鶿主要會捕食鯽魚、花骨魚等魚類
時間:8:00~16:00
路線:斷橋公交站,有7路、51路、52路直達
觀賞點3:孤山西泠橋附近
特點:鸕鶿來的幾率相對要少一些,但會捕食一些體型較大的大魚,如包頭魚之類
時間:8:00~16:00
路線:西泠橋公交站,Y10路直達